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83岁老母患癌,独生女放弃治疗遭亲戚围攻,女儿:他们只会打嘴炮

2022-05-11| 发布者: 东部之声|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01死亡,一直是人们比较忌讳的事情,谈起死亡,人们都会觉得不吉利,觉得只要不提起,死亡就不会降临。人们......
学校运营管理系统 http://xuexiaoyyglxt.itopme.com/

01

死亡,一直是人们比较忌讳的事情,谈起死亡,人们都会觉得不吉利,觉得只要不提起,死亡就不会降临。

人们对于死亡,大多都是逃避的,不到真正离开的那一刻,没有人会去想身后事。

而人们对于死亡的逃避,往往是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不过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也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死亡这件事情,研究人在死前最需要什么。

人们渐渐意识到,死亡是躲不过的,与其害怕还不如从容面对。

虽然我们可以面对自己死亡,但依然不能面对亲人的离去,尤其是要我们去决定亲人生死的时候,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但有时候,害怕并不能解决问题,真的到了那一刻,还是要做出选择。

02

汪女士的母亲已经83岁高龄了,最近因为乳腺癌住院了,汪女士一个人日夜守在母亲身边,人也憔悴了不少。

汪女士也五十多岁的年纪了,精力也真的不如以前了,但父亲已经去世,她又是家里的独女,照顾母亲的重任只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多个器官,汪女士知道,想要母亲好起来是没有希望了,可放弃治疗,汪女士真的狠不下心。

早在十几年前,汪女士的母亲就患过乳腺癌,当时是癌症初期,但老人年纪比较大了,手术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做手术还有一线生机,不做手术母亲肯定活不下去了,汪女士考虑再三,还是给母亲做了手术。

汪女士生活也不是很富裕,丈夫是个普通工人,汪女士自己是公司的会计,当时女儿刚上大学,也是用钱的时候。

汪女士可以说是借遍了所有亲戚,才凑够了母亲的医药费。

这些年,汪女士省吃俭用,还着欠下的债务,这好不容易快还完了,母亲却又病倒了。

为了这次治疗,汪女士已经和丈夫闹翻了,丈夫本来也不是个无情的人,可这些年来跟汪女士一起还债的日子,他也确实过够了,实在经不住再来一次。

女儿虽然毕业有几年了,但挣的钱也不多,还是在外地,这次外婆病了,孩子也把所有的积蓄两万块钱拿给了汪女士,可这对于救治汪女士母亲只是杯水车薪。

看着母亲被病痛和化疗折磨的日渐消瘦,汪女士心里别提多难受,母亲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睡着的状态,偶尔醒过来,也会让汪女士放弃治疗。

每次汪女士都劝母亲别多想,会好起来的,可每次母亲睡着了,汪女士都会偷偷抹眼泪。

“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我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就是很多年没回老家村子了,特别想回去看看。”母亲握着汪女士的手,汪女士又一次忍不住酸了鼻子。

这一次,汪女士认真的考虑了母亲的想法,这些年因为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已经十几年没回村子了,那个她长大的地方。

可是如果现在回去,就相当于是离开医院,放弃治疗,汪女士还是狠不下心,在医院里,母亲还能多活些日子,离开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就没了。

汪女士整整想了两天,最后还是决定听母亲的话,出院回老家。

但出院手续还没办完,汪女士的电话就被各路亲戚轰炸了。

关心近的就不说了,之前不认识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能数落的上汪女士:“你妈一辈子辛辛苦苦,到头来就养了你这么个白眼儿狼,你对得起她吗?”“就是个不孝女,自私,就为了自己。”

本来就很难受的汪女士,一时间心里更堵得慌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出院有一多半的原因是因为没钱,汪女士深深的陷入自责。

那晚,她给女儿播去了电话:“他们都只会嘴上说说,真实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我又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解释。”

“妈妈,你不要难过,我想外婆也更想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离开,而不是在冷冰冰的医院度过最后的时光,亲戚们的话你别放在心上,或许你也可以想个别的办法堵住他们的嘴。”女儿的电话让汪女士安心的不少。

想来也是,只有自己知道母亲最需要什么,孝不孝顺也不需要别人去评判,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

第二天,汪女士给所有亲戚打了一遍电话,都是借钱,可却没有一个亲戚愿意借给汪女士,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老太太的情况,却又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汪女士,这就是人性。

这天汪女士办完出院手续,就打了车,直接回了老家的村子,十几年没回来,村子的变化也翻天覆地,但村子里的人依然热情。

汪女士收拾出来老屋,每天陪着母亲晒太阳,讲以前的事情,日子平淡又幸福,老太太最后走的很安详,汪女士也陪伴了母亲最后一程,再也没有遗憾。

03

我们认为的为别人好,只是我们认为罢了,真正的为别人好,是要尊重并遵从别人的内心。

第一:问心无愧即是孝。

何谓孝道,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很多人认为孝顺,就是事事都听父母的话,不能违逆,就是赚更多的钱,可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就是当父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让父母能多活几天。

但很多时候,这些人都把重点放在了结果上,而不是过程上。

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孩子在外地工作,一年四季也回不了一次家,老人们心心念念的盼着孩子能回来,又怕孩子耽误了工作,所以连电话都很少打一个。

可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呢?可能真是因为工作忙,也可能只是不愿意听父母唠叨,在他们心里,只要钱给到位了,就算尽孝了,却不知道,父母更需要的其实是陪伴。

于是有很多的人,在父母真的要离开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在父母已经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才知道陪伴的可贵。

可即便知晓了,父母的生命也已经进入倒计时,无法挽回了。

所以人们总是求医生,希望让父母再多活些日子,而恰恰这样的想法,再一次剥夺了病人选择的权利。

当你了老了,病了,你的全身插满管子,躺在病房里,平时没有人能进去,你清醒的时候只能盯着天花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你是想多活几天,还是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所以,在我们还有选择,能陪伴父母的时候,多抽些时间陪陪父母,这样在父母离开的时候,才能少些愧疚。

第二:有些亲戚不可深交。

我们常常感慨,一无所有的时候,总有人落井下石,一朝出人头地,那些曾经落井下石的人却像换了脸一样,一窝蜂的上来拍马屁。

每个人的身边应该都有一些这样的亲戚吧,总想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也总爱看人的脸下菜碟。

这样的人自然是不能深交,只是有时候,还是会不得已的去打个交道,于是你就成为他们监视的猎物,供他们在茶余饭后消遣,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会扑上来咬你一口。

就像上文中汪女士的亲戚们,因为曾经帮过汪女士,就觉得自己有权利去干涉汪女士的决定。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汪女士母亲的病情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却还是选择去谴责放弃治疗的汪女士,他们真的是希望老太太可以活下去吗?

不是的,他们只是不能接受汪女士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情罢了。

所以有些亲戚还是提防些好,免得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他们的猎物。

文/无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东部之声 X3.2  © 2015-2020 东部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