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亲爱的小孩》:“恐婚恐育”背后 是没有滤镜的真实生活

2022-04-21| 发布者: 东部之声|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文|棠棠前几天的微博上,有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起因是惊悚剧(bushi)《亲爱的小孩》开播。有媒体以“贩......
餐饮店全案设计 http://www.canting-cn.net

文 | 棠棠

前几天的微博上,有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

起因是惊悚剧(bushi)《亲爱的小孩》开播。有媒体以“贩卖焦虑”为由提出批评,指其“不遗余力的把现实当中的‘意外’和特例推给观众”;也有观点与此相左,认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实题材剧,不是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更非一叶障目空谈造梦”。

一石激起千层浪,《亲爱的小孩》顺势破圈。这部剧改编自王小帅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左右》,讲述了一对离异又分别再婚的夫妻为挽救身患白血病的女儿,决定挑战伦理极限再生一个孩子,用脐带血为女治病的故事。

剧情本身富有戏剧性,但拍摄和演绎都十分扎实。甫一开播,观众便称其“真实窒息”、“能把未婚少女看得产后抑郁”、“看第一集的时候我真的好心疼我妈妈”。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但每个人都有父母家庭。相比“一毕业就住上大别墅”的悬浮剧,《亲爱的小孩》至少让观众沉浸在了故事里。在这里,有清晰“丑陋”的妊娠纹、众人欢呼时心疼女儿生产的母亲和酒后出轨但也不算太坏的丈夫。

“恐婚恐育”背后,是你我真实经历的生活

相比电影开篇女儿已患病,《亲爱的小孩》叙事的锚点要更早。

故事从一个长镜头开始,多数观众最初也是被这段戏打动——很少有影视作品会如此直白地拍摄孕肚。任素汐所饰演的方一诺即将临盆,她站在镜子前看自己,孕肚上的妊娠纹清晰可见,卸状后的脸颊生满暗斑。她摸着肚子,笑得憔悴又欣慰。

镜头下的孕妇

即便出现在这段剧情里的丈夫肖路(秦昊 饰)其实已算不错,工作辛苦卖力,生活上温柔体贴,会给妻子捏腿、买面、削苹果。但孕期的疲倦、寂寞、无力仍能透过屏幕,无损地传达给观众。

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观众跟随剧中人视角经历了方一诺孤独的分娩,肖路被临时叫走处理工作,忙完以后喝酒看球赛睡过去了……他也因此错过了方一诺的生产,后来又在肖母要求下第一时间把胎盘送回家。可以说,肖路完整地缺席了妻子的分娩和女儿的诞生。

刚刚经历分娩的方一诺

孩子出生后,众人在围观、庆祝、欣喜,只有方母注意到方一诺的口渴疲倦,赶忙递过杯子来喂水。弹幕里此时齐齐地飘过“太真实了”、“只有母亲会心疼自己的女儿”。

方一诺够向床头水杯的手

产后大小便失禁的这一段更是真实,方一诺的尴尬慌乱、无处遁形肉眼可见,丈夫说着“谁没拉过啊我可不嫌弃你”便帮妻子更换了弄脏的衣服,算得上贴心。然而当二人离婚时,肖路却在对骂中口不择言地吼出“你屎拉裤子上”。

女儿禾禾出生后,肖路工作得越发辛苦卖力,陪酒陪饭陪笑,但也因为白天劳累在晚上睡得死沉。夜半女儿哭醒后只有方一诺一人喂奶哄睡,月嫂递过来的一杯温水都能让这个新手母亲破防落泪。

月嫂递来温水,扭头丈夫在熟睡

在最初的三五集中,电视剧密集地体现了一个女人生产前后的困境。新手母亲的敏感紧张、难以理清的婆媳关系和越来越少的夫妻交流,都预示着这个小家庭的逐渐瓦解。后来的出轨、误会,都不过是这对夫妻走向分离的导火索。

因为这部作品评价两极而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前几集。倒不是说这部剧有多完美,而是终于有一次,观众发现创作距离生活并不是太远。

在真实窒息之外,人们会忍不住感概:好现实啊,而现实不止于此。

戏剧冲突之外,我看到温情、烟火和市井气

网友开玩笑说《亲爱的小孩》是惊悚剧,倒也不是没道理。

翻一翻创作名单,你会看到一连串熟悉的名字。制片是龚宇,演员秦昊、黄米依、刘琳与《隐秘的角落》卡司高度重合,而编剧兼导演的胡坤正是《隐秘的角落》主创之一。或许正因如此,这部剧的色调、滤镜、拍摄手法都很有悬疑剧的味道。

《亲爱的小孩》本质上是一部家庭剧、生活剧,也因此在这部剧里观众可以看到很多富有市井气息的镜头。比如家附近的小面摊、巷子口大树下的麻将桌、装修陈旧的老房子、台阶上牌匾陈旧的盆栽水族店…… 故事发生在一个有生活痕迹的环境下,演员是他们所饰演的小人物、小市民、普通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中几乎没有什么平面的、脸谱化的角色,即便肖路出轨你也骂不出一句“渣男”,即便肖母好赌心大也没法被贴上“恶婆婆”的标签。影视剧向好,是从拒绝标签化、二极管开始的。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基本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行事逻辑。以配角为例,肖路的弟弟肖旭看起来是个游手好闲的妈宝,吵起架来像疯狗一样,但他孝顺、懂大是大非,在禾禾查出白血病后会主动去配型,小心翼翼地摸小侄女的脑袋。

同样的,方一诺离婚后与谢天华再婚,其姐姐谢丹对一诺的恶意也非毫无缘由。站在一个父母懦弱、弟弟忠犬的长姐立场上,这一切并不难理解。多提一嘴,在这部剧里饰演谢丹的刘威葳还是电影版女主的饰演者。

电影《左右》的海报

但“贩卖焦虑”的批评也有其缘由,“强行制造戏剧效果”的斥责值得行业和创作者反思。就《亲爱的小孩》来看,这是一部令人惊喜却依旧有很多缺陷的作品。

比如剧中确实存在大量巧合、误会和极端情况,颇具仪式感的离婚宴、略显刻板的婆媳关系、密集又巧合的种种遭遇,也是部分观众和影评吐槽作品过份营造“戏剧冲突”的原因所在。

目前剧已播了过半,女性生产、做母亲的困境只是电视剧关注的重点之一。家庭的支撑、朋友的陪伴,以及后续剧情中两对重组夫妻为拯救幼女所要挑战的伦理问题也是作品想探讨的关键。

再看一眼电影版的海报,或许答案就在英文片名里。

这届观众能吃苦,但悬浮太苦

回到文首的论战,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创作范畴内,就是应该有讨论有争鸣有声音。那么“真实”真的会让人恐惧焦虑吗?

本剧编剧之一孙浩洋曾在采访中提到“恐惧是因为见得不够多”,也有豆瓣网友写下短评称“这些苦难被掩盖被无视才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大”、“如果不能直面现实,又何谈对抗焦虑?”

话说回来,这届观众什么样的罪没遭过啊,看看不带脑的小甜剧、没逻辑的悬疑片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娱乐嘛,别太认真。但相反地,那些想要“认真”的剧、有意直面现实体现困境的剧却拍出了“悬浮感”,就怎么也算不上地道了。

或许还有人记得去年播出的《北辙南辕》。客观来说,这部剧的节奏、镜头、审美都很优秀,充分体现了导演冯小刚的功力。包括当时盛传的“数字台词”桥段,都充满了讽刺意味,确有针砭时弊的作用。

作为一部女性群像剧,作品想体现的是五位不同年龄层、不同家境职业的人物困境——立意很棒,创作者有企图有理想也值得鼓励。但作品最后选取和展现的人物像是活在云端上,她们轻轻松松跨越的困难里看不到对普通人的悲悯。

或许这不能怪冯小刚,也有编剧的错。但有一点网友们说得不算偏颇,《甲方乙方》是上世纪的作品了,他们距离普通人的生活或许太远,因而难以共情。

就像《亲爱的小孩》不是要拍“恐婚恐育宣传片”一样,冯导的本意也不是体现生活和影视剧的参差。但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的“悬浮”,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行业的“通病”。

影评人毛尖曾提出,“影视剧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永远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来分配道德和未来”,小人物渐渐沦为配角和脸谱化的工具人。在此基础上,中产、精英、上神女帝,样板房一样的大别墅和无论什么剧都能摔在一起亲嘴的套路统治了屏幕。

但曾经,我们有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有过《蜗居》;现在我们也有《人世间》,也有《山海情》。观众是可以欣赏,可以分辨,可以投票的。

每一个行业都有起起落落的阶段,观众更愿意相信“悬浮剧”正在被遗弃、被淘汰。就像《亲爱的小孩》一样,即便不够完美,你我也愿意夸一夸、等一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东部之声 X3.2  © 2015-2020 东部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