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亲子鉴定 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坚持正确的策略至关重要。近期,面对“动态清零”带来的一些生产生活不便,出现了“躺平”“与病毒共存”等论调,对奥密克戎产生轻敌思想,如果任其泛滥,那么后果极其严重。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是以“一时不便”换“长久之安”,是现阶段我国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我们应以更彻底的措施,坚持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齐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要以快制快,加快核酸检测、感染者收治,尽快阻断社会面传播。 毫无疑问,从短期看,快速果断的防疫措施必然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不便,然而,从整体和长远看,防止疫情扩散,换来的是更大范围、更广泛的正常生产生活,是更加宽松、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经济社会正常动态循环的恢复,以疫情的有效防控为前提,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就越小。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在率先控制疫情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这证明,坚持“动态清零”,真正防得住,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冲击,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与短期经济社会效益相比,我们更应算大账和整体账。新冠肺炎疫情是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权威数据表明,看似“症状轻、死亡率低”的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病死率更高的德尔塔。以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我国如果采取宽松的防疫政策,势必将形成规模性反弹,医疗体系将面临冲击,其结果可能就是大规模的感染、死亡,以及医疗资源紧张带来的更多次生灾难。 疫情防控带来的不便是短期的,而一旦错过疫情防控珍贵的时间窗口,可能影响长久的岁月静好。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再加把劲。当前,上海市报告的感染者数量虽然处于高位,但按照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指数型增长的参数来看,没有出现指数型上升态势,表明采取的防控措施遏制住了指数型上升的势头。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时间窗口,以快制快,尽快阻断社会面传播。面对新冠病毒这个敌人,我们没有“躺平”的选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从严从实从快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我们相信,上海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全国一定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吴佳佳来源:经济日报) 新华社:动态清零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福建省石狮市的鸿日光学科技(福建)无尘生产车间内,随着自动化生产设备不停运转,一袋袋光学塑料经过注塑、镀膜、组装等工艺,被加工成一颗颗光学镜头。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公司董事长郭宇宁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图为4月12日,鸿日光学科技(福建)工作人员查看机器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张华迎摄 不久前,他还在为产品出货着急。3月中旬以来,受福建泉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地部分地区道路封闭、物流公司停摆,对鸿日光学的出货造成困难。 就在郭宇宁着急之时,当地政府部门迅速介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经过多方协调沟通,目前,鸿日光学积压了10多天的20多万颗光学镜头已顺利运往东莞、深圳等地。“物流一通,我们的底气更足了。目前企业正在加足马力赶制订单,争取尽快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他说。 当前,中国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多地正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精准科学施策防控疫情。这一情况被一些外媒歪曲误读,甚至有外媒抛出“动态清零拖累中国经济发展”的论调。 事实上,虽然短期内局部地区民众生活会受到影响,但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能确保更大范围民众正常生产生活,为国内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不会改变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大趋势。 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两年多来,合理得当的防疫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世纪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为劳动力的生命健康和宏观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有利于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说。 今年,面对国内外环境超预期变化,中国正在通过减税降费等政策为企业纾困,同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力促稳就业、稳物价,确保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到国务院常务会议,从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到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最近一个月来召开的数次重要会议,进一步释放出宏观政策或将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信号。 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必须针对突出困难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有望继续推出有利于抗疫纾困的政策。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的目标。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商务部表示,要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急难愁盼,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江苏省发布公铁水空通道清单、设置物流保畅专班,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图为在长春高速公路东出口,返乡农民有序登车(4月12日摄)。近期,吉林省连续出台多项举措,全力解决重点地区农民返乡备耕问题。新华社发 时下,正是中国东北农民备耕整地高峰期。在产粮大县吉林省公主岭市,53岁的东兴隆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振军前一阵还在为农机不能出村整地而发愁。不过,这几天他终于松了口气。 经过申请,他获得镇里开具的农机通行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的农机手凭着通行证,可以开着农机“点对点”到村外农田耕作,然后直接返回村内。“有了通行证,今年的1000亩大豆和近2000亩玉米播种没问题。”李振军信心满满地说。 黑土地上,一台台农机早出晚归,在保障防疫之下出村进屯,翻地耙地。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夏季介绍,截至4月10日,吉林种子、化肥、农药到位率与往年基本相当。水稻育秧逐渐进入高潮,水稻种子到位率达99.3%;已扣棚13.21万亩,占计划的91.4%。 当前,市场主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并未减少。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江苏昆山是中国对外开放高地。截至目前,昆山已集聚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300个外资项目、投资总额超1200亿美元。 今年以来,外资企业依然持续看好昆山、加码投资昆山。3月初,昆山举行新经济重点项目“云签约”活动,总投资超20亿美元的10个新经济重点项目以视频形式签约落户,为当地打造创新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说,今年第一季度,许多跨国公司在华大型项目的资金到位率进一步提高,一些新项目也纷纷在华落地。这表明外资继续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中国具备坚持动态清零的条件和能力,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相信随着疫情形势逐步缓解,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好地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大的力量。(记者周文其、张华迎、张建、杨丁淼、杨晓静、薛钦峰)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