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工资 https://www.shsxjy.com/ 每周一谈: 多因素作用推高动力电池关注度。2021 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的一年;也是锂镍钴磷等生产电池所需原料价格大幅变动的一年;同时,若以2015 年作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的开端,则按照动力电池5-8 年的使用寿命推算,也是动力电池退役潮逐渐来临的年份。 市场对于动力电池回收的关注度快速提升,使得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数量飞速增长。根据企查查的统计,我国目前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4.06 万家,其中2.44 万家为2021 年新注册的,占总数的60%。 然而,符合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规范的企业数量占比极少。根据工信部分三批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显示,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仅有47 家,其中8 家企业同时满足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规范要求,16 家企业仅满足再生利用规范要求,23 家企业仅满足梯级利用规范要求。三批名单合计47 家企业占总量4.06 万家的不足1.2‰。 估算发现动力电池退役潮已开启,动力电池年新增退役量快速增长。通过估算得出,2026 年新增退役动力电池量将接近70GWh,累计退役动力电池量将超过230GWh;若假设动力电池平均能量密度为160Wh/kg,则2026 年累计退役动力电池量已近150 万吨。 新增退役动力电池与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比例持续提升,动力电池回收有望成为电池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规划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目标,我们预估了2022-2026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进而估算了动力电池装机量。比较发现,年新增退役动力电池与动力电池装机量之比持续提升。 至2026 年,退役动力电池已可占到当年动力电池装机量的20%以上。可见动力电池回收有望成为电池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投资策略:受多因素影响,动力电池回收受关注度持续提升,鉴于目前市场内符合规范企业数量占比较少,动力电池回收相关的新增注册企业较多,建议关注深耕领域多年,具有一定技术积累及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如格林美,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电池回收利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文章来源:申港证券) 文章来源:申港证券![]()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