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 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是在童年时就缺乏安全感。 由于童年时父母没有给够孩子安全感,才会让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一直都缺乏安全感。 而缺乏安全感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比如: 让一个人形成自卑、冷漠的性格等等。 所以,家长们要给够孩子安全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那么如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呢? 这里我就给家长们几个建议: 01 经常性地对孩子表达爱。 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对于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当家长经常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我相信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 在形成了这样一种表达爱的环境之后,孩子也会变得会表达爱,我们都知道表达爱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就习得了表达爱的能力,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面对身边的人时,也更懂得并且更敢于表达爱。 02 给予孩子丰富的肢体接触。 肢体接触也算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亲密关系中要保证足够的肢体接触,这可以让对方强烈地感受到被关爱。 就像很多孩子都喜欢亲亲抱抱举高高,因为通过和养护人的亲密接触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欢的。 03 回应婴儿的哭声。 婴儿也需要安全感,在他们发出哭声时,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感受到了不舒服,家长应该立即给予他们回应。 如果一直不理睬他们,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可能有些家长听到婴儿一直哭会烦,但是在他们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时,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不舒服,就只能用哭声来传递信息,所以家长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给他们耐心。 04 使用正面语言和温和态度与孩子交流。 所谓正面语言就是积极向上的、鼓励性的语言。 多说:你做的很棒,今天表现不错等等,类似“你再这样做就不要你了”等等这样恐吓、否定的的语言最好不要出现,孩子听了会感到沮丧难过。 温和的态度也很重要。 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大声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又惹家长不高兴了、担心家长不喜欢自己了,从而缺乏安全感,也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潜移默化中也会变得暴躁。 05 给孩子尽量多的陪伴。 陪伴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说了,足够的陪伴才能避免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长们要给孩子长时间且高质量的陪伴,比如: 可以每天晚上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陪孩子做游戏等等。 这里强调了高质量,因为有的家长以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了,其实那些坐在旁边刷抖音,没有和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的行为,都属于低质量的陪伴,并不会产生太大积极的效果。 另外,生活中我们需要多多思考,留心一些小事情,细节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比如多多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去看孩子的文艺演出,按时接孩子放学等等。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在长期忽视这些小问题之后,你可能会感受到孩子逐渐的失望和冷漠,这是家长们需要特别重要的。 本文由【柠檬心理课堂】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心理小知识 回转窑 https://www.hjksjq.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