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真正在安身立命。 文|陈大力 告诉大家一件事:因为处于重点区域北蔡,我们小区大概是从3月18号开始封控的,到现在已经十余天。 这十余天里,除了下楼核酸、拿快递跟倒垃圾,和很偶尔下去散步(之前没要求足不出户)以外,一直被关在家里。 这让我想起2020年年初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处于人生低谷期——交过去了辞职信、不太确定下一份工作如何落脚,包括自己的恋情、自己的公号该何去何从,可谓一切都毫无头绪。 那时,我当然感觉到生活这次很想让我完蛋——它就像一个隐形人在背后掐着我的脖子,对我说“你真的输了”,让人胆寒。 但在从天而降的,大片大片的,需要留在家里的时间中,我习得了一个直到如今都让我受益的本领:我慢慢地,学会了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 那时,我发现最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是打扫卫生、做完工作后,化妆出门,在家居店看一圈家里急需的东西,回家路上再为自己买一杯奶茶。 光是逛街或者光是奶茶,是不足够让我快乐的,前面的步骤缺一不可。因为,只有感觉到自己在井井有条地生活,才能真的在简单中,体会到一种质地。 生活秩序是什么呢?就是好像一个看起来简单又很容易手忙脚乱的竞技游戏,你的生活里有很多个版块:保持家里的整洁、保持跟朋友的关系、保持对工作的规划、保持个人的“充电”……你不需要把每一块都做到极致,但是你总得聪明地分配精力,有所侧重又不疏漏,让它们在你的管理下井井有条。 2022年的现在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我看着每日上涨的感染人数越来越焦虑,索性不再每天一睁眼就去盯新闻,而是问自己:今天需要做什么呢?——需要叠被子,需要洗衣服,需要用吸尘器清扫地板,这是part1;工作上需要写一篇文章,需要修改广告,这是part2;还有什么呢?很久没写过个人复盘了,晚上找时间动笔写写吧,这是part3。 我真的得这样,我真的需要这种很具体的事务。我在解决它们,它们也在宽慰我,作为生活本身的部分,它们真实得毋庸置疑的质地,能化解我心内漂浮的不安。 而且,把所有事情有条不紊做完后,那种充实的愉悦,会慷慨地包围着我。 我慢慢发现,步入社会后,最需要的还真就是这种“三头六臂”的能力。 那么那么多个版块需要去“照顾”,对每个版块都能做到大体得当,不会活得手忙脚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且当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一种“大局观”:失去一点东西,没什么了不起。 我经常看到那样的帖子,年轻的男孩女孩分手过后万念俱灰,觉得“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值得相信的人”一类,我理解,万分理解,但26岁的我,脑海里总会很刻薄地浮现“不至于”。 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曾面对过那种即将失去一个人的恐惧,那个时候我独自坐在家里,看着窗外逐渐过渡向暗色的黄昏,看着高悬的柔软的云不知不觉间换了形状,我问自己:如果失去了他,你后面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然后我发现——确实,我有可能失去爱情,但我读过的大学、我在工作上的所获,和我在“漂泊求生”的过程中得到的种种生活的智慧,小到怎么炒好一道菜,大到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都依然陪伴着我,我的生活或许会有一小块坍塌下来,但除开那一小块,剩下的,仍旧是足够丰厚的获得,足够我去觉得,面对生活,我依然「打了一场胜仗」。 那种爱着一个人却从来不需要为他歇斯底里的感觉太好了——你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我的生活,即使丢掉了你,也还是无与伦比地牢固呢。 当了两三年真正意义上踏入社会的成年人,我的感想是:当一个成年人最好的事情,是你真的不再那么一头猛扎进一个东西里面,你爱爱情,但你不再为一个人要死要活;你也爱事业,但你接受搞事业就像种一棵树,会落叶也可能会长歪;你爱生活,但你也知道生活有时候会扇你巴掌。 很多人爱一个人,爱到一切都乱七八糟——可能正是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想明白,生活的真谛不过就是一句通俗的“自己管理好自己”,因为长大后的失序和种种冲击,本就是难免。 人不能一击即溃,当看到某一个角落的塌陷,人得咬牙告诉自己:这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长大过后,人真的要去爱那种很平衡的生活,那种你真正是自己的主人的生活。 那么多个版块,都在你建立的秩序下不紧不慢地执行,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你已经真正在安身立命。 图|《珍珠港》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的喜欢 单职业传奇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