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彦 三月的延安,春水初生,万绿新发,一切美好皆可期待。 延安市第六次党代会刚刚胜利闭幕,延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在枣园宾馆隆重开幕。 3月27日上午8时许,肩负228万延安人民的重托,309名市人大代表,满怀豪情、步履铿锵地走进会场。 “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众多全国性、国家级的成绩,成功举办了‘十四运会’三项赛事,二捧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等等。”市人大代表、延安新区第一小学校长王红霞感叹道,“作为延安过去五年建设的参与者、奋进者,我们见证了延安发展史上的奇迹,更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豪感。” 奇迹,来自团结一心,奋勇向前。 “面对疫情大考,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科学地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市人大代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白茫茫说,全市医疗卫生改革探索取得长足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以“十四五”国家公立医院改革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和延安大学获批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延安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稳步前行。 历史的刻度在标注。这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重要会议。 会场内,气氛热烈庄重。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10面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9时整,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激昂雄壮的旋律响彻全场。 严汉平同志健步走上报告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大考,成绩得来殊为不易—— 五年来,延安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4.6亿元,年均增长6%。人均GDP达到1.38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粮食生产守住了70万吨底线,建成全国最大优质苹果基地,苹果产量突破400万吨,后整理水平全国领先。 “建成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6家。” …… 春和日丽,山川锦绣。新征程新目标催人奋进——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2%左右。” 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总揽,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以高端多元低碳为导向,创新驱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强基固本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龙头,挖潜扩能提升现代服务业;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城乡一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生态环境改善为重点,治山理水厚植绿色发展底版;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倾心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创新社会治理为保障,提升效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 台上台下,掌声激荡;会内会外,梦想同频。 如何推动洛川苹果产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续促进百姓增收,这是每一个洛川人的心之所系。 带着大家的期待与关注,市人大代表、洛川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延刚信心满满地说:“报告提出,支持洛川高标准建设全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我们将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维,着力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上下功夫,用底气、信心、能力稳扎稳打去实现目标。” 奋斗者的前方没有终点。 市人大代表、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斌说:“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用三年时间打造‘双十双百’的科技工程,建立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开采、供热智能化等10个实验室,投资科技研发和项目技改资金10亿元,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100名,力争集团到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用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奋力走好延能集团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 黄龙县正在争创国家“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市人大代表、黄龙县县长陈斌说:“生态是黄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守好护好这一方山水是我们必须担起担牢的政治责任,我们将更加用力生态资源保护与治理,做到山有人护、护好,水有人管、管好,环境有人治、治好,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生态保护机制,让黄龙的蓝天、碧水、绿地、美景为美丽延安添彩增色。” 最是一年春好处,奋楫扬帆正当时。 奋进!心望春山,必达胜景! (文章来源:延安日报) 文章来源:延安日报健康知识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