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小伙去酸豆角厂打工一个月,几张偷拍照曝光,网友:大开眼界了

2022-03-19| 发布者: 东部之声|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一坛老酸菜,全是缺德味。看了315曝光的酸菜制作过程,有网友看着家里几箱老坛酸菜面吐了,曾经最喜欢的食物......
绅士 游戏 https://www.acge.cn

一坛老酸菜,全是缺德味。

看了315曝光的酸菜制作过程,有网友看着家里几箱老坛酸菜面吐了,曾经最喜欢的食物,成为了最毒的梗。

有网友调侃:“怪不得我吃酸菜时,总会得口腔溃疡,原来是感染了脚气呀。”

也有网友说:“我就觉得味道怪怪的,看来真是直觉没错,以后再也不敢吃了。”

相信很多人看了制作酸菜的场景,都难以再对酸菜感兴趣,那些打着32道传统工艺旗号,背后却是苍蝇乱飞,烂菜叶和旧胶靴搅在一起,说了这么多年的食品安全,原来还是儿戏。

如果你以为只有酸菜有问题,那就太单纯了,有位河南小伙,冒着风险曝光自己在酸豆角打工时,偷拍的几张照片。

小伙去酸豆角厂应聘,工作时穿着胶鞋踩酸豆角,几百斤的豆角就泡在土坑里,用几层塑料布隔着,几位大爷大妈在里面踩来踩去,他们把盐撒在豆角上,然后一点点踩,让盐入到豆角里。

踩了一遍,还需要给豆角翻面,确保每个豆角都入味,豆角从外面拉进来,没有清洗,直接就倒入土坑,在制作好后,也是直接装箱拉走,送到各个饭店和超市。

小伙有疑问:“豆角不用清洗的吗?”

大妈笑了:“一看就是外行,我们踩这么多年,从来没洗过。”

小伙又问:“穿胶鞋踩豆角,卫生吗?”

旁边老板回答:“怎么不卫生,又不是让你穿自己的鞋子去踩,胶靴都是专门的,有什么好担心的?”

话虽如此,小伙也发现,这些胶鞋并没有消毒,而且从换鞋到土坑还有一段路,是会踩到泥地上的,土坑也没有盖子,刮风的天气,沙土会直接进入土坑,卫生根本没有保障。

更过分的是,大爷大妈毫无卫生意识,她们会在干活时聊天,还有男子会抽烟,烟头也是随手一扔,经过包装,这些酸豆角的照片看起来很美味,但做酸豆角的人,自己都不吃。

小伙在酸豆角厂做了几天,实在受不了,就辞职了,看到酸菜的问题曝光,才敢把酸豆角的制作照顾发布出来,就想提醒网友,要慎重。

看了小伙子的照片,网友们坐不住了。

有人说:“完了,中午刚吃了酸豆角炒肉,芭比Q了。”

也有人说:“大开眼界了,以后再也不敢吃酸菜和酸豆角了,想想就难受,吃了那么多年。”

还有人说:“家里还有几箱酸菜面,送谁都不要,犯愁,纯纯的智商税呀。”

酸菜和酸豆角,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我家就喜欢做酸菜鱼和酸豆角包子,确实很美味,但因为不敢相信酸菜,这个菜只能从餐桌撤掉了,

也有网友表示,是不是太紧张了,穿胶鞋踩豆角很正常呀,小时候自己也踩过的,问题是,自己家踩肯定会把控鞋子的干净,而批量制作,却没有卫生可言。

这也跟人性的弱点有关,人们对自己的事情总是很上心,对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就高高挂起。

那些土坑做酸豆角的人,自己难道不明白会不卫生吗?她们当然知道,自己绝不会吃,要吃也是自己家腌制,有位大妈就表示,自己家做豆角都是坛子,而且也会洗净后晾干再腌制,这就是差别。

当做人失去了底线,出问题只是早晚的事情。

既然自己知道要吃坛子做的酸豆角,那么就该将心比心,给客人也用坛子做酸豆角或酸菜,哪怕贵一些,最起码安全。

说起酸菜面翻车,不由想起白象方便面,在酸菜出问题时,白象就发声明称没有跟酸菜合作,看了白象的报道,才发现这是严重被低估的品牌。

首先,白象坚持用好的材料,不以次充好。他们选的原材料都是经过严格挑选,成本可以增加,但绝不会辜负信任。

其次,白象拒绝日资,在企业遇到危机时,日资想趁火打劫,想控制一部分股份,但白象宁可饿死,也不接受对方的资金,哪怕退到三线小城市,也要挺直脊梁。

另外,白象有责任担当,他们的生产线用了很多残障人士,就连打饭的窗口,也专门设计了低一点的,让每个员工都受到尊重。

而且,白象还有社会责任感,河南暴雨的时候捐款500万,武汉疫情拉去了大车的方便面,很多人都没有印象,是因为他们做好事都是默默无闻。

董事长说:“我不懂互联网,也不懂炒作,但一直坚持做最好的口感,国家有事我捐钱。”

这样的企业才是我们值得信任的,好产品的背后,是责任和良知。

没有人不喜欢利润,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的人为了利益失去底线,一味地以次充好,就如酸菜和酸豆角,虽然短期挣了很多钱,早晚有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一天。

也有人坚守底线,做事堂堂正正,再难也不失去“诚信”二字,这样的人不丢骨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点个赞再走吧!你喜欢吃酸豆角吗?对土坑做酸豆角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东部之声 X3.2  © 2015-2020 东部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