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酒香主编态度:贪婪的坏处不止扭曲了有序的市场

2022-01-28| 发布者: 东部之声|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中......
仙剑奇侠传7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特意提到,严禁挪用各种贷款包括经营贷、消费贷投机炒作茅台酒等高端消费品。而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也不止一次证明,贪婪投机或有小几率的侥幸,市场有序流通、经济平稳运行才是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本保障。不只是热炒茅台,人性贪婪无处不在,而如何最大限度确保酒类的市场有序流通和经济平稳运行,需要我们从酒类商品最本质的要素和最本源的逻辑中寻找答案。

酒,本质上是满足人们情绪需要的一种饮料,满足情绪需要是需求,经过复杂工艺酿成饮料是供给,有需求、有供给,于是就有了市场交易,就有了熙熙攘攘的商贾往来。有序的市场让整体的利益平稳运行,而贪婪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整体利益受损,然后唇亡齿寒,于是呼啦啦大厦倾尽。因此,平稳有序就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可以满足情绪需要的商品有很多,酒只是其中一种,以兼具社交属性为特点。在诸多兼有社交属性的商品中,可以替代酒类的也很多。而酒有它的特殊性,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饮水可以消渴,饮酒会让醉者神全;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会把人的心里话赶出来,加速人与人的交流沟通;酒也有它的两面性,因为酒就人性之善恶,使用不当也会让人情绪崩溃,醉酒后的失当也会让朋友反目。所以,倡导文明、向善的酒文化,让酒成为和谐友善的文明媒介,就是构筑酒业发展的康庄通衢。

可以入口的饮料有很多,而酒也是其中一种,以催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为特点。酒之为酒,是因为其含有乙醇,而乙醇会刺激神经,适量摄入所分泌的多巴胺,足以使人心潮澎湃,而过量摄入则容易让人乐极生悲。所以中国人虽然喜欢唯酒无量不及乱,颂歌“尧舜千钟,孔子百觚”,但更喜欢无彝酒、德将无醉。古埃及谚语也说:“如果喜欢美酒,也不要酩酊大醉;如果喜欢食物,也不要贪食无度;如果喜欢美色,也不要夜夜春宵。”

过量饮酒的第二个坏处,就是危害健康。邵雍的《善饮酒吟》说:“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唯喜饮之和。饮多成酩酊,酩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因为乙醇作用于人的肌体,适量饮酒有诸多益处。但当片面夸大饮酒的健康作用,不仅令人难以信服,而且适得其反,更容易让消费者远离酒类。

因此,酒作为满足情绪需要的一种饮料,有它的感官滋味之美,有它的舒经活络之用,也有它的酒酣胸胆之态,适量自能得其美妙,而贪杯则易自咎其祸。不过贪杯之风向来难以控制,自古就有因为醉酒害人、害己乃至家破国亡的教训。

所以,酒类市场有序的、平稳的运行,既要给酒的品牌注入文化要素和时代精神,更要呼吁消费者养成适量、文明、科学、健康的理性饮酒风尚,宁可喝的少一点,也要喝的好一点,让美酒与美好生活相伴。

然而比贪杯更难控制的,就是投机炒作名酒的贪婪。而炒作的背后,是酒类供需关系的失衡和扭曲。自由度较高的中国酒类市场,酒类商品极其丰富,且每一种酒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和长处,而只有少数品牌成为市场稀缺资源,甚至成为市场投机、热炒的硬通货。究其原因,是市场供需之间的商品流足够畅通,而信息流则是长期阻塞不通的。

从根本上解决贪婪造成供需扭曲的问题,就必须要疏通供需双方的信息流通路,让消费者了解和明白酒类酿造的真实工艺,拥有判断质量优劣的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权威科学又通俗易懂的推介话术,让消费者了解你的酒好在哪里,特点是什么。同时酒企也需放平心态,放弃用户私有化的幻想,不要妄图干预消费者的自主权。因为,各种酒类各美其美才能满足消费者参差多样的消费选择。

当然,作为满足情绪需要的饮料,酒企的推介话术还应当有真实可信的历史传承、令人心仪的文化主张,让消费者在参差多样的消费体验中,获得不同的情感满足,而不是在比拼历史中投机取巧、趋红踩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东部之声 X3.2  © 2015-2020 东部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