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安徽一男孩狂犬病发作,去世前2天接种疫苗,为啥人还是走了?

2022-01-17| 发布者: 东部之声|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众所周知,狂犬病毒的威胁性和死亡性极高,一旦感染,死亡率高达99.99%。而我国却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
抖音充值

众所周知,狂犬病毒的威胁性和死亡性极高,一旦感染,死亡率高达99.99%。而我国却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狂犬病传染国,狂犬病的预防形势依然严峻。

但是尽管狂犬病的防治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近几年仍然有陆陆续续的狂犬病致死案例在不断出现:2018年9月5日,31岁的安徽人老唐,带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前往湖州市城乡结合部的父母家中探亲,但在回家的路上,老唐的儿子却不慎被路边的土狗咬伤,即使在之后,老唐带着儿子前往医院接种了狂犬疫苗,但在第四针接种前的2天,老唐的儿子仍然发病,并且于9月19日死于狂犬病。

无独有偶,2017年6月20日,西安市的龙女士被狗咬伤腿部,虽然注射了四针狂犬疫苗,但仍然于20天后病发死亡。

2018年5月,浙江赣州市29岁的李先生被疯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三天后去世。

类似的事件,虽然不能说经常发生,但也是切实存在的,也正因为如此,频繁地狂犬病感染,但接种疫苗后仍然死亡的病例,引起了很多国民对狂犬病的恐慌:

为什么这些狂犬病患者,注射疫苗后仍然因病情发作而死亡?

其实就狂犬疫苗本身而言,根据临床数据的统计,在确诊狂犬病以后接种狂犬疫苗,治愈率大概在70%左右。换句话说,确诊狂犬病后接种疫苗,并不是百分百会治好的。

那这是不是说明接种狂犬疫苗无用?

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狂犬病毒本身属于一种神经毒素,它在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血液以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潜伏期,等待机会进入神经蛋白和脊髓进行复制,然后招致狂犬病发作。

因此,随着狂犬病感染情况的不同,病毒入体也会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且每个人的潜伏期都各有不同:

如果狂犬病毒的潜伏期长,或者接种及时,病毒尚且处于人体血液中,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让身体产生抗体,继而消灭病毒,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如果狂犬病毒已经进入了神经或者脊髓,免疫系统是没有办法将其清除的,即使接种了狂犬疫苗,产生了对应的抗体,也无济于事。

因此,一部分接种了狂犬疫苗后,仍然因为狂犬病发作死亡的患者,多半是因为创面或者病毒裸露面等级过高之类的原因,导致狂犬病毒提前进入了神经,疫苗失效,接种以后也同样会因为病毒感染而死亡。

而根据知名狂犬病专家严家新教授的观点,狂犬病毒入侵神经的时间,也就是潜伏期,虽然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时际性,但总体来说,仍然与时间挂钩,即在被疑似发病的猫狗咬伤以后,接种疫苗的时间越早,安全的概率也就会越高。

不仅如此,严教授还指出,我国狂犬病发病率之所以这么高,除了没有普及足够且广泛的疫苗接种意识,对狂犬病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方式认知不足,导致病情延误,同样也是狂犬病危险性日益增高的关键。

狂犬病传播的3点必备知识,了解并做好针对性预防

①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主要在动物间传播,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携带的狂犬病毒唾液入侵人体,继而造成感染。

很多朋友盲目地预防狂犬病,对比如鸟,猫,乌龟等其他动物,同样有提防狂犬病的意识。其实大可不必,根据现有的临床数据显示,只有35左右的狂犬病,是因为猫科动物抓挠引起的,97%的狂犬病来源仍然是犬类,还请注意。

②被健康的猫狗咬伤会得狂犬病吗?

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并不会,健康的猫狗,意味着它的身体里并没有潜藏狂犬病毒,自然也不会出现发病后唾液携带病毒,继而侵入人体的现象。

因此,想要彻底隔绝狂犬病,直接给猫狗做好健康护理,直接给猫狗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其实是最佳的选择,还请各位饲主能够养成定期给猫狗检查健康,接种各类健康疫苗的习惯。

③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多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9月提供的标准,狂犬病潜伏期通常在2到3个月,短者不到一周,长者超过一年,取决于狂犬病毒的伤口位置和病毒量因素。虽然存在长短不一的潜伏期,但一众所谓“潜伏十年的狂犬病”,大多为谣言,还请大家不要太过恐慌。

由此可见,狂犬病本身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基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做好合理的预防,比如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做好猫狗的健康维护工作等,都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狂犬病感染,给自己的生命增添保障。还请大家不要盲目地恐惧或者过分忽略狂犬病,保持一定程度的警惕心理,也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1.世界卫生组织(WHO)狂犬病2018年9月13日2.中国新闻两会专刊《中国狂犬病消除时机已成熟》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防治知识问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东部之声 X3.2  © 2015-2020 东部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