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2 国潮,这个词如今已经不新鲜了。从各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件难得的好事。人人都知道,潮流易逝,风格不见得永存。香奈儿作为法国彼时的“国潮”延续至今,其风格仍受到全球弄潮儿的追捧。 这里面多少有些玄机。任何一股潮流,若是缺少精神内核,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泯然众人矣”。而国潮,自2018年由李宁带火之后,能够“潮”到今日,也必有其内在逻辑。 2018年,李宁带火了国潮。 国货品牌早已渗透大众的日常生活,国人从惊喜、接纳到如今习以为常。国货不再只是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而是转为中国人对以国潮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20年前,若是谈论洋货祛魅,多少令人莞尔,而当时国货的粗制滥造早已深入人心。但随着经济腾飞及文化自信的确立,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早已跻身世界前列,伴随着中国传统审美的复兴,现在的国货正在甩开粗糙的标签,变成某种有意象、有内涵,更有品格和品质的代表。 伴随着中国传统审美的复兴,现在的国货正在甩开粗糙的标签,变成某种有意象、有内涵,更有品格和品质的代表。/图·unsplash 必须意识到的是,国潮的崛起,首先得益于中国制造的“基础设施”。 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7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11.66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5%,增速为10年来新高。疫情重创之下,中国制造呈现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产值占全球近1/4;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时尚消费国。 故宫口红。 日本雅虎新闻网则认为,国潮最初给人的印象是与中国著名博物馆合作的限定高端商品,比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口红等。现如今,国潮则从限定商品变为平民商品,从中国传统设计变为面向中国年轻人设计的商品。 《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国潮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涨528%,如今的国潮已经迈入3.0时代。新时代的国潮不局限于新国货,还包括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背后中国力量的全面崛起。 国潮的形式正在发生剧烈转变。百度的报告指出,国人2021年最关注的十大国潮话题中,国货数码、国潮服饰和国货美妆位列前三,此外还包括国产影视、国漫国游、中国音乐、中国文学、中国美食、文化遗产和大国科技。 书法。/图·unsplash 而国潮也让一些城市备受关注。百度搜索大数据根据网友搜索的“国潮”相关内容评选出十大最具国潮特色城市,北方地区的古都北京、西安位居前二,重庆、长沙等城市位列其后。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的3倍。以手机行业领衔,服饰、汽车、美妆、食品、家电等品类均在过去几年实现了研发、生产技术的快速提升,是搜索热度增长最快的六大品类。 舌尖上的中国。 另一方面,国潮的根基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10年“国潮文化”相关搜索热度上涨128%。《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美食的精髓深入人心,《国家宝藏》则用诙谐、有趣的方式展现了这个古国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诗词大会》让古诗词再度成为全民的精神食粮,而国产电影、动漫、文创、游戏也在不断更迭,“爆款”频出。 然而,国潮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在转入更关键、更核心的领域。中国航天、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不断引领国人科技自信潮。数据显示,近10年“自主科技创新”相关内容搜索热度上涨近7倍,国人对核心科技关注度已达历史峰值。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成为国民最关注的自主科技创新相关话题。 2021年5月10日,北京,观众在“有间国潮馆”的智造工作坊展区了解神舟飞船对接天宫号的过程。/视觉中国 如今,中国人关注度最高的十大科技事件,包括“探火”工程、“嫦娥五号”登月、“奋斗者”号海底万米载人深潜创造纪录、珠穆朗玛峰高程测定,等等。看得出来,科技才是国潮3.0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不论是文化软实力还是科技硬实力,国潮从李宁的爆火开始,由表及里,已经逐渐深入这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成为国之重器。而中国人对国潮的追捧和热衷,除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的认同,更是对这个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工业制造水平以及国家综合实力有信心的表现。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